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5集课程复讲 |
陈红学长 |
|
细讲《弟子规》第三十五集
学习内容:
1、泛爱众: 从小培养孩子的仁德之心。要从爱自己的父母、兄弟姐妹、亲友。进一步扩宽到爱别人的父母、别人的子女。要尊重恭敬各行各业的人。要关爱弱势群体,鳏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(包括坏人也要爱)爱万事万物,包括动物、植物、矿物。爱物品,比如爱护一件衣服,当我们能体恤到这是用父母的辛劳换来的。从对衣物的爱护,进而就会珍惜父母的付出。
2、天为父,地为母。大地是我们的母亲,它所长养的万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。爱护万物就是力行孝悌之道。
3、对待植物我们要抱有感恩的心。因为人一旦离开氧气五分钟都无法生存。氧气哪里来的?是植物经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。植物是我们的救命恩人。我们要懂得爱护和尊重植物。植物不仅提供我们氧气,还为我们人类提供很多的帮助。比如大树它能抓住土壤,保持水土流失。如果滥砍滥伐,就会发生土石流、泥石流等灾害。还有大树的树荫能调节温度,避免阳光直接照射。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很多的植物,阳光直接照射地面,温度就很高,人在这样的环境居住,身体就会受伤害。因为没有很多的植物,人类所排放的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等脏空气都无法被转换掉,凝结在空气里多了以后就会产生温室效应。所以现在很多热带地区都下雪。细细思考这些都不是天灾。
4、现在全球的万物都濒临浩劫,为什么该是人类要好好反省的时候?有一组数据非常触目惊心。一万年前每一百年有一种物种消失。一千年前每十年有一种物种消失。一百年前每一年有一种物种消失。二十年前每一年有五百种物种消失。五前年每一年有一万种物种消失。用癌细胞打个比喻,癌细胞不断扩散,代表它日益壮大,当它把其他的内脏都压迫了,人的整个身体也垮了。人类就好比是地球的癌细胞。当人类不断掠夺动植物的生存空间,看似强大了。但当地球都无法生存的时候,人类照样要灭亡。所以人不可以短视近利。要尊重一切生命。
经典句: 1、扬人恶,即是恶。疾之甚,祸且作。 2、人有善愿,天必从之。 3、莫道群生性命微,一般骨肉一般皮,劝君莫打枝头鸟,子在巢中望母归。 4、一真一切真。 5、凡是人。皆须爱。天同覆。地同载。 6、天为父,地为母。 7、善有善报。 8、行高者,名自高。人所重。非貌高。才大者。望自大,人所服,非言大。 9、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 10、桃李不语,下自成蹊。 11、相由心生。 12、纵去远,以渐跻。 13、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。是吾忧也。 14、若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锈花针。 15、己有能,勿自私。人所能,勿轻訾。勿谄富,勿骄贫。勿厌故。勿喜新。人不闲,勿事搅。人不安,勿话扰。 16、上天有好生之德。 17、救急不救贫。 18、量大福大。 19、道人善,即是善。人之知。愈思勉。 20、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 21、贫而无谄。富而无骄。何如? 22、贫而乐,富而好礼。 23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,最可耻。遇贫穷而作骄态者,戝莫甚。
小故事、大道理:
1、【故事一】在西藏有一个猎人,一天早上看到远处有一只藏羚羊,这个猎人拿起枪正准备射杀,突然出现了一幕,这只藏羚羊眼睛看着他并给他跪了下来,这个猎人最后还是射杀了它。当他隔天用刀把藏羚羊的身体剖开的时候,看到它的肚子里面有一只小藏羚羊。这个猎人一下子明白了它为什么要给他下跪。身为人父的猎人,感到非常惭愧,从此不再打猎了。还有一个猎人,用猎具夹黄鼠狼,有一次夹到了一只黄鼠狼,但一看只剩下一张皮了,他就顺着血迹一路跟过去,跟到了黄鼠狼的洞里,这只黄鼠狼是使出全力把它的皮脱掉,跑回洞里,给孩子哺乳。其实这只黄鼠狼已经去世了,它的孩子还在吸它的乳水。这只黄鼠狼在生命攸关的最后一刻,想到的不是自己,而是它的孩子,这种母爱不输给我们人类啊!这个猎人很受感动。从此也不再打猎了。
2、【故事二】孙叔敖的故事。战国时候有一位名相叫孙叔敖,有一次遇到了一只双头蛇。那时候有个习俗,就是看到双头蛇的人,命就活不久了,会有危运。他马上拿起棍子把双头蛇打死,把它埋好,哭哭啼啼就回家了。回到家,他的母亲看到他这个样子,就问他怎么了?他说,母亲,我不能奉养您了。因为我看到双头蛇了。你看他小小年纪,看到双头蛇,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。而是先把它埋好,不想再让其他的人看到。想到的是往后不能奉养母亲了。母亲听了,感到很欣慰。就对他说你有这份善心,往后一定会很有福份,不用担心。结果他长大后,果然当了楚国的宰相。人的善心就会感来福份。凡是人皆须爱。
末学:陈红 2012、11、9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